信息時代的來臨,使信息的密集程度越來越高,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人們在不斷尋求比語言文字表達思想、傳遞信息更快速、更便捷、更明了、更概括的手段,視覺符號為滿足這一需求而得到廣泛的應用。國家、企業、社團、機關往往通過視覺符號—標志來樹立各自的形象,傳播各自的理念。經濟的高速發展,日益豐富的視覺媒體為這種信息傳遞形式以更大規模在更廣范圍的擴展創造了條件。理念的視覺化的最顯著體現就是應用于市場競爭的企業理念的視覺傳達。
北京標志設計就企業本身而言,由于“二戰”以后經濟的復蘇與工商業的發展。其特點表現為經營規模的多角化、集團化和國際化。為了便干經營管理,企業主不得不使企業形象適應新時代的需求,于是紛紛在經營理念、經營行為與整體形象方面加以新的整頓與開發,系統的企業形象設計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商品走向同質化,企業競爭由過去的技術競爭轉向促銷手段的競爭。企業原本物質資料供應者的身份逐漸成為歷史,在商品日益豐富、企業大量涌現的市場中,缺乏個性和影響力的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舉步維艱。因而企業必須在市場競爭中強調自己的身份與價值、樹立鮮明的形象、爭取消費者的認同,以實現物質層面上的社會定位到文化層面上的社會定位的轉變。因而CI的研究成為企業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內容。
從消費者方面來講,由于商品品類、檔位層次的豐富,其選擇標淮逐漸由單一走向復雜,價值觀由一元走向多元,商品的個性化往往成為引導消費的因素。另一方面,由干物質條件、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需求發生了變化,消費方式由物質需求型向精神需求型轉變。消費者在應有盡有的商品的包圍中表現出對于市場中所體現出的文化品位、情感特征、審美因素的關注。所以市場竟爭導向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由70年代產品質量的競爭到80年代營銷與服務的競爭,以至90年代企業形象力的競爭?,F代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其備三種能力:商品力、銷售力、形象力。以知名度、美譽度、信賴性、未來性為特征的企業形象力在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今天必將上升到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因此,VI設計時代的發展迫使企業不得不為其自身塑造形象,企業形象成為企業市場競爭的制勝利器,成為企業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企業形象受到企業界的普遍重視,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I的導入熱潮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傳遍全球。CI發祥于美國,深化于日本。1956年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率先引進CI構想,是CI正式形成的開始。濃縮了公司全稱的 IBM三個字母,體現了公司的開拓精神、創造精神和獨特個性的企業文化,藍色的標誰色象征高科技、精密和實力,成功地樹立了為美國公司所信賴的“藍色巨人”形象。隨著IBM導入CI的成功,美國企業界紛紛仿效且均取得了顯著的績效。在日本,70年代CI傳入,80年代形成導入鳳潮,進入全盛時期。日本的CI雖由美國移植而來,但它與本國的民族文化完好地結合起來,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重理念、重企業文化的企業識別系統。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CI導入為振興民族經濟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免費咨詢熱線:
400-888-4114
服務咨詢熱線:
010-8536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