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標志設計中,為了減小構圖面積,經常把幾個單元鑲拼嵌合在一起,謂之于鑲嵌。鑲嵌在單元的組合中處于并置與連接的中間地位,因此,它既有并置狀態(tài)的均衡感,又有連接等狀態(tài)的整體感。鑲嵌的布局比較靈活,根據(jù)單元的形狀,大小和數(shù)量可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1、造型布局把構圖單元鑲嵌成某種幾何圖形,為鑲嵌中較為基本和常用的布局方式。這種方式的特點是規(guī)則、美觀(下圖1-4)。 2、水平布局按水平方向把單元鑲
在標志設計中,為了減小構圖面積,經常把幾個單元鑲拼嵌合在一起,謂之于鑲嵌。鑲嵌在單元的組合中處于并置與連接的中間地位,因此,它既有并置狀態(tài)的均衡感,又有連接等狀態(tài)的整體感。鑲嵌的布局比較靈活,根據(jù)單元的形狀,大小和數(shù)量可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1、造型布局把構圖單元鑲嵌成某種幾何圖形,為鑲嵌中較為基本和常用的布局方式。這種方式的特點是規(guī)則、美觀(下圖1-4)。 2、水平布局按水平方向把單元鑲
研究構圖單元的整個重疊構成對于該技法在標志設計中應用是十分必要的,重疊可分為以下幾個過程:1、并置:兩個單元水平相對運動,并留有一定的距離,即為并置狀態(tài)。并置狀態(tài)是構成均衡的主要方法之一(下圖1)。2、鑲嵌:在并置狀態(tài)的基礎之上繼續(xù)水平相對運動,使中間的距離越來越小并形成一個縫隙時,即為鑲嵌狀態(tài)(下圖2)。3、連接:為單元處于鑲嵌與重疊的臨界狀態(tài)。即在鑲嵌的基礎之上,如果兩個單元相對運動某一距離,
在標志設計中,為了探求千變萬化的圖案往往要把幾個構圖單元重疊或減缺以構成新的圖象,因此,重疊是標志設計中最基本的造型方式之一。重疊在標志設計中應用,不僅縮小各構圖單元的總體面積,使標志結構緊湊,更重要的是,它可使原有的各平面構圖單元層次化、立體化、空間化,重疊為現(xiàn)代標志經常采用的技法之一。下圖為采用了重疊技法的世界通信年年徽。圖案中回轉交錯的線條,既象征四通八達的公路,表示郵政通信遍布世界各地,又
借用在標志設計中的應用,關鍵是借用部分的選擇。首先要根據(jù)設計材料的形狀、大小找出可借用的部分,可借用的部分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有兩個乃至更多,這就要進一步比較、篩選,確定最佳借用位置。下圖1-6為“A (a), T (t)"字母和“F (f), M(m)”字母的不同借用部分。 當在設計材料之間找不出所借用的部分時,在可識性的基礎之上,把其筆劃變
借用,顧名思義就是若干個構圖單元共同借助同一部分,并用以形成各自完整的圖案。從構圖上看,借用是一種巧妙的組合。我國傳統(tǒng)圖案中的三魚、三兔圖案及國外一些標志均有采用借用這種組合方式。下圖1為我國傳統(tǒng)圖案:三魚,左下、右下和上部三條魚共同借用一個魚頭和魚眼形成各自的魚形。下圖2為我國傳統(tǒng)圖案:三免,每個免子都借用了相鄰兔子的耳朵。三魚標志設計欣賞三免標志設計欣賞在以上借用圖案中,借助并用以形成各自完整
相對靜止的物體都是遵循“力學均衡”原理以穩(wěn)定的狀態(tài)存在于大自然中。由于物體各部分之間力的均衡關系,從而使人產生了“視覺均衡”心理。力學均衡屬于自然科學研究的范疇,常用邏輯思維的方法去研究其均衡規(guī)律。而視覺均衡屬于心理學、美學的范疇,常用形象思維的方法來研究其均衡規(guī)律。但是,視覺均衡是人們由長期的力學均衡體驗中形成的,所以二者之間并不是毫不相干的兩個概
均衡原指衡器兩端承受的重量相等。在哲學上,均衡指矛盾暫時相對統(tǒng)一。均衡和運動是分不開的,在絕對永恒的物質運動過程中存在,相對、暫時的靜止和均衡。在平面構圖中,均衡可引用為一個整體的各部分,在質量和程度上均等或大致相等。均衡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對稱均衡,另一種是非對稱均衡。在對稱均衡中以對稱軸為界,對稱軸的兩邊同形同量,對稱軸可以水平、垂直、傾斜或旋轉布置、對你均衡具有節(jié)奏的美,意匠的美。&
風火銳意來說一下四軸次旋轉對稱標志的設計。比如設計材料為“P"。首先在紙上作一網格,然后在網格上先有規(guī)律地畫一四軸次旋轉對稱圖案。很如把四個“P”繞圖案中心順時針旋轉一周(注意:“P”本身不旋轉,只是“P”與“P”相對移動,每次移動一個方格),則可得到一套共22種不同的圖案。這里需
旋轉對稱,即由圖案的中心點向外引一直線,通過組成該圖案某一單元的相應位置至圖案的邊緣,然后把該單元隨引線旋轉某一角度,即與所旋轉方向的相臨的單元重合,旋轉360度后所重合次數(shù)取決于單元次數(shù)。這里的引線稱之為旋轉軸線,相臨的兩個旋轉軸線的夾角稱之為旋轉角度,重合的次數(shù)稱之為旋轉軸次,圖案稱之為旋轉對稱圖案(如圖1)。旋轉對稱不同于反射對稱。反射對稱的軸線是通過整個圖案,軸線二側圖形沿軸線折疊后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