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企業(yè)要想充分發(fā)揮社會化媒體的優(yōu)勢為營銷服務,就必須了解市場,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分析消費者的行為和需求,從骨子里對消費者的態(tài)度做出及時反應和改變。
去年,要問及碳酸飲料品牌誰的生意最惹眼,當屬可口可樂的“換瓶”計劃了,一個熟知度高的產品改變瓶身標簽信息,主色中國紅不變,不但吸引到了主力年輕消費群體的追捧,更成功完成了轉移消費者注意力的效果(從原來的600ml調整至500ml),相信除了該品牌飲料的長期消費者外,一般人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容量上變化的情況。換裝后的可口可樂被官方稱為“快樂昵稱瓶”,共計有50多款,隨即迅速走紅,更被網(wǎng)友們戲稱為“賣萌”昵稱裝。換裝產品營銷的策略設計的成功,讓讓可口可樂再一次變得活躍,成為年輕消費群體的口碑產品,“文藝青年”、“氧氣美女”、“白富美”、“高富帥”、“有為青年”、“天然呆”、“粉絲”、“表情帝”、“女神”、“月光族”這些近年來在網(wǎng)絡上比較火爆的流行語統(tǒng)統(tǒng)被印在了可口可樂的包裝上,引來網(wǎng)友群體持續(xù)圍觀,很多人買來直接順手拍照上傳微博、微信,而這種看似不經(jīng)意的生活習慣,也為可口可樂的迅速傳播提供了助推作用。在推出“快樂昵稱瓶”包裝設計前,可口可樂曾做過一系列消費者行為分析,結果顯示,年輕人更喜歡運用流行通俗的“昵稱”彼此相稱,以示親密友好,樂于分享好玩的、有趣的產品,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年輕人一種習慣,而這也是這批瓶子的創(chuàng)意原動力。
除了新標簽之外,可口可樂公司還推出“專屬定制”活動。可以將自己想說的話按照昵稱瓶的版式設計免費印制在瓶身,作為自己收藏或者和朋友炫耀的資本。在這種“炫耀”現(xiàn)象的背后,自己也已經(jīng)成為商家產品的一個傳播點,或曰信息鏈條中的一環(huán),將營銷信息傳遞給周圍的人,在社交群體中不知不覺就完成“社交化營銷”。
其實,縱觀近兩年的碳酸飲料市場,老牌可口可樂既沒有競爭對手定位的青春與活力,又缺乏茶飲等產品的綠色健康理念;傳統(tǒng)消費群體的流失和潛在客戶群的緩慢增長一度成為限制可口可樂發(fā)展的瓶頸。這場印在外包裝上的“文字表演”并非“賣個萌”這么簡單,它或許撬開了一個小口子,借助網(wǎng)絡進行的“昵稱裝”賣萌,讓產品包裝本身成為話題,依靠目標群體喜愛社交、分享的特點,讓網(wǎng)友主動為商家品牌在社交網(wǎng)絡上宣傳,無疑為老牌可口可樂鎖定了新的目標群體,該企業(yè)的負責人也表示:未來的商業(yè)市場上很可能不會再有目標客戶群,應該為客戶提供一對一的服務,每一個人都應該獲得特別的服務。而這次可口可樂的包裝“賣萌”,也是一種新的嘗試。
風火銳意服務世界500強企業(yè)及國際客戶,您可瀏覽相關案例:
包裝設計、
油品包裝設計、
農產品包裝設計、
食品調味品包裝設計、
飲品品包裝設計、
海產品包裝設計、
保健品包裝設計、
生活用品包裝設計
本文地址:
http://www.grejngc.cn/fhweb/post/1056.html | 分類:包裝設計信息 |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