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人適應自然和社會,掌握自然和調節社會關系的尺度和水平的標志,文化是發展的而非固定不變的。文化具有三種坐標:一是歷史坐標,二是種族坐標,三是社會坐標。
“沒有人能用不受任何影響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人們總是借助于一種確定的風俗習慣,各種制度和思維方式來觀察這個世界。”而這風俗習慣和人們固有的思維方式便是長期以來,文化傳統對人們思維觀念的影響。
文化滲透在人類的每一個個體和人類行為的每一個瞬間,設計師要在各民族的文化沖突中尋求文化的融合。
傳統是文化的伴生物,是歷史對文化的認可,傳統是變化的而不是固定的,具有動態的本質,傳統是通過對自身的缺點進行挑戰和對其內在的連續性和統一性進行追蹤而發展起來的。發展著的藝術和設計傳統便是藝術活動本質上固有的歷史延續性,是文化積淀的內在聯系,或者叫做文脈。在傳統中理解傳統,在理解和設計創造中發展傳統,這是傳統對設計師的要求。傳統既有積極成分也有消積成分,我們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設計從來都不是態恣意可為的純粹個人行為,從材料、工具、語言、表現手法等方面的顯傳統到設計者的精神氣質、文化心態、思維方式等方面的隱傳統影響著每一位設計師。
縱觀設計發展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任何時代的設計都是與當時的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設計是社會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在文化的參與和制約下展開和完成并體現出當時文化的風貌。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精神風尚和文化心理結構或者說文化心理邏輯,反映不同的價值和審美觀念,它們在工業產品、建筑、服飾、環境建設等設計過程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設計師切爾馬耶夫也曾說過:歷史的設計是設計的歷史。文化傳統對設計的影響主要有以下表現:傳統影響設計原則;傳統影響設計師和受眾的思維方式;傳統影響設計的形式體系;傳統影響設計的評價標準。設計無時無處不受文化傳統的影響。盡管有些現代設計師,尤其是那些具有前衛意識的設計師,時時聲稱要拋棄任何傳統,認為自己的作品是“無傳統”的,但實際情況不可能如此。設計從來就不是可以態意作為的純個人行為。從材料、工具、語言、表現手法等方面的顯性傳統到對設計認識的文化心態、思維方式、審美觀點等隱性傳統,影響著每一個設計師。
舉例來說,國人欣賞具有“高雅、雅致”格調的物品,實際上是受傳統老莊美學宣傳的“恬靜淡泊”的美的影響。那么設計師在處理這一類格調的設計時,必然須遵循老莊的“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的創作之道,否則是不可能讓受眾感覺到相應的審美意象的。這種“美”與“美”的創作之道的對應法則,正是從我國數千年的文化傳統中提取出來的。因此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所了解,對中國審美傳統有所認識,對設計師而言是相當必要的。中國古典美學中的整體意識、生態意識、人文導向、雅俗觀、多元論傾向等等,都對現代的設計有著很好的啟示作用。繼承并發展一切優秀的文化傳統,是設計創新的前提。而脫穎于美學傳統的物化表現,將美學傳統的精神注人設計師的頭腦里并與現代意識相結合,其本身就是一種設計理念的創新。
本文地址:
http://www.grejngc.cn/fhweb/post/404.html | 分類:其它設計信息 |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