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能感受和體驗到的形式美,是物象形式因素本身所具有的美,是對美的形式因素的知覺印象。盡管是抽象了的形式,但仍然是有內容的形式,不僅再現著物象的實質性內涵。這種形式中還有一些別的東西,其中不乏象征和暗示主客觀念的內容和情感意蘊。
審美形式具有鮮明的表現性,是一種表現性形式。按照格式塔心理學的觀點,它給人的感覺和情緒是直接融合在形式中,不是通過象征表現得來的,而是直接呈現出來的。人們正是通過這種張力或運動的感受而知覺它們的情感。
里普斯是新康德主義的藝術心理學家,他的移情說強調人向內心觀照,外部的藝術形式是模仿內在的心靈世界,自然乃是人通過模仿人,給它以形式。移情說的積極意義在于揭示和反映具有擬人化特征,審美形式與人的運動感有某種聯系。
當人在觀賞藝術作品時,對它們呈現出來的強烈的形式美感作出各種不同的心理感覺。作品本身并不存在這些概念,而是從作品形式中某種“基因”轉化、升華而產生的一種情感意蘊。形式因素本身具有鮮明的風格特征和情感意蘊,我們從人們對一些簡單的幾何線型的形式心理感受即可看出:
直線:具有剛直、堅硬、明確的感覺,具有男性氣質。
曲線:具有柔美、優雅、輕盈的感覺,具有女性氣質。
折線:具有動感、節奏、躁動、不安的感覺。
直立方向直線:具有莊重、肅穆、強力、向上、崇高、偉岸的感覺.也給人傲慢、孤獨、寂寞之感。
水平方向直線:具有寧靜、舒展、穩定的感受,也給人疲勞、死亡之感。
幾何直線平面形:具有簡潔、準確、有力的感覺,也給人呆板、機械、生硬之感。
幾何曲線平面形:具有擴張、簡單、流動的感覺,也可能給人呆板、生硬之感。
格式塔心理學認為,在藝術和藝術作品中,情感和形式在本質上是一種同構關系。比如“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排云而上的鶴為什么是美的呢?就因為它振翅高舉、矯健凌厲的那種姿勢,以及沖天而起的那種動態,和詩人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心理結構相同。同樣,為什么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呢?就因為山的沉穩結構和仁者的心理結構相同.水的流動和智者的心理結構相同。總之,自然事物也好,藝術形式也好,都是格式塔,都有自己的張力結構,或者說力的樣式。這些張力結構或者說力的樣式,和人類情感的張力結構或者說力的樣式在本質上沒有什么不同。因此,一個自然事物,或者一個藝術形式,如果和我們的情感同形同構,我們就會以為它們也具有人類情感的性質。
朗格的“藝術”定義:“藝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的創造。”朗格的符號指的是藝術作品的整體,指代人類情感,有別于指代事實的語言符號和動物所具有的信號。她將符號分為推理符號和表象符號,前者有確定的詞匯和語法;后者的意義具有自指性,不能用語言復述。
藝術屬于表象符號(情感符號),藝術活動的結果是具體可感形象,包含著普遍意義,雖然遠離現實,但比現實更豐富、深刻。人們對藝術符號的理解依靠直覺,直覺中包含著理性和感性因素,通過直覺,審美洞察各種藝術形式所營造的“基本幻象”,所有的幻象都是虛幻的、創造的。
藝術構造與生命構造具有相似性:將生命形態升華為情感形態,藝術具有“生命的形式”,因此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人的感覺能力對于人的生命具有基本的意義,感情是生命的精華,藝術符號只有作為生命的投影,才能激活人的感情,引發人的美感,藝術符號中的感性因素即包含著情感和想象;藝術符號中的理性因素又使藝術可以找到適當的、與生命形式類似的邏輯形式,從而找到了藝術的可傳達的外觀。通過這種邏輯形式,藝術家與欣賞者可以進行情感交流。
本文地址:
http://www.grejngc.cn/fhweb/post/415.html | 分類:其它設計信息 |
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