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開始于二千多年前的中國西漢時期。每年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the Lantern Festival),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百度元宵節標志只出現了四次,分別是2003年、2004年、2010年、2012年,最新一年的標志設計融入了新的表現手法,現在我們就看看這四年百度是如何設計元宵節標志的。
1、2003年百度元宵節標志

2003年百度元宵節標志圖
這是百度設計的第一款元宵節標志,采用的也是傳統的水墨畫手法,表現的是“孩童提燈鬧元宵”。燈籠設計成荷花瓣,色彩鮮艷,富有節日的氣氛。孩子設計的玲瓏可愛,而臉部的笑容天真無邪,把一個孩子們的元宵節表現的淋漓盡致。
2、2004年百度元宵節標志

2004年百度元宵節標志圖
這一年的百度元宵節標志比上一年就顯得簡單單調,一碗熱騰騰的元宵,百度的“熊掌”出現在元宵之上,而“度”的一點設計成元宵笑臉。總的來看,這個標志設計的過于簡單直白,細節刻畫的有些粗陋,比上一年的標志設計有不小的差距。
3、2010年百度元宵節標志

2010年百度元宵節標志圖
2010年百度元宵節標志除了中央熊掌圖案被替換外,“Bai”字樣中的i也給替換成了胡蘿卜形狀。恰逢兔年,因此百度在這次標志設計上采用了兔子的形象,也是寓意著兔年吉祥,大獲豐收。這個標志出來后百度官方的空間寫道: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這首《青玉案·元夕》描述的是宋代都城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熱鬧夜景,也是百度公司名字的源溯。
4、2012年百度元宵節標志

2012年百度元宵節標志圖
2012年百度在設計標志的時候,開始增加動畫的效果,不僅體現在百度元宵節標志上,其他節日,如春節都采用了這種方法。本年的元宵節標志以元宵花燈為主線設計,夜空的煙火映襯精致的元宵花燈,花燈中間旋轉的文字——“鬧元宵”,百度字樣采用變換的彩燈。整個圖案節日氣氛渲染的非常濃厚,喜慶感十足。
本文地址:
http://www.grejngc.cn/fhweb/post/554.html | 分類:標志設計信息 |
次閱讀